广州靓音灯光音响工程有限公司

18665677072

首页 >> 资讯中心 >>行业动态 >> 舞台灯光的发展阶段之表现自然幻觉
详细内容

舞台灯光的发展阶段之表现自然幻觉

世纪中叶,现实主义文艺创作开始在欧洲兴起,文学作品主张真实地反映历史和现实生活。在这种文艺思潮影响下戏剧也朝着现实主义道路上发展,力求做到真实地再现符合生活真实的典型环境,加之当时考古学的发展,又为写实性戏剧提供了准确的历史考据与精确的细节描写,由此更促进写实戏剧的发展。
 
       由于剧本朝着写实方向发展,因此演员的表演也必然趋向写实。在表演上要求真实细腻,在创作观念上,要求上舞台不是演戏而是表现真实生活,舞台上人物的活动与环境的布置都要符合生活中动作的逻辑真实、自然、可信。演员与观众以舞台镜框为界限,各自带有不同的信念演戏与看戏演员的表演必须忘记观众的存在,忘记自我存在,要求在角色心灵中建立真实生活的信念;而观众必须忘记是在剧场看戏,他们好像是透过“第四堵墙”看到真实生活一样地来看舞台上发生的一切。剧场艺术号称“第四堵墙”的舞台镜框,在观众面前是透明的,而在演员视觉里又是不透明的。
 
       由于写实戏剧无论在内容与形式方面,都是以生活的真实为基础,因此作为创造外部形象的舞台美术,也就越来越趋向于为剧中人物创造逼真的环境幻觉,这时舞台布景的基本任务,就是真实地再现生活。由此,写实布景便在这种基础上发展起来——我们把这种布景样式通称为幻觉性布景。
 
      随着幻觉性布景的出现与发展,舞台灯光也必然向着创造自然幻觉方向发展,由此也给舞台灯光带来新的要求。在这发展过程中,舞台灯光的照明功能,也逐渐建立了一套表现写实戏剧的照明原则与方法。
 
       幻觉性布景在形象表现方面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需要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而这种生活气息的创造,主要是通过时间与空间的合理性表现出来的。因此在幻觉性布景设计中写实的时空观念是极为重要的。从舞美表现手段的整体效果衡量,光在表现写实时空方面是幻觉性布景的重要精神支柱,因为光在创造自然幻觉视象时,具有空气与阳光的作用,它能赋予幻觉性布景以生命力,从而唤起演员与观众对生活真实的感受。

     舞台灯光对幻觉性布景在创造自然幻觉方面所起的作用,常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空间体量
幻觉性布景表现空间,实际上是要表现一种具有真实感的生活环境。要达到这一目的并不容易,突出的矛盾就是理想的环境空间与舞台实际的空间有差距。因为,在舞台上容纳不了高大的宫廷,缩小不了低矮的茅屋,拓展不了广阔的田野,横跨不了长虹大桥。如果我们排除照搬自然的幻想面对现实,在这有限的空间里,如何创造有机而又有效的演出空间,那就是在布景设计与体现上建立一套表现方法。如在布景表现方法上,采取平面与立体相结合;在形象塑造上采取绘画与雕塑相结合;在材料运用上采取多种材料,以假代真、真真假假相结合。所有这些物质对象,在未经舞台光加工的情况下,不论是从整体看,或是从局部看,那些极不统一的物质原形,要想让观众建立生活的真实感是不可能的。因此就必须借助于舞台光的艺术加工,把对象的质感、量感、空间感表现出来,显示出真实的空间效果。利用光有意识地控制空间大小、并有选择地引导观众注意舞台上需要看到的对象,创造具有真实感的环境空间,这是舞台美术的一种重要手段。
 
2。显示时间变化
幻觉性布景对舞台灯光的要求,不仅需要光创造戏剧环境的空间,而且还要显示剧情的时间。因为一个戏的演出,在每一场戏里都有时间的要求(包括时辰—早中晚夜,季节—春夏秋冬,气象晴阴雨雪,时代某某年代等方面)。舞台美术的其他造型因素固然可以表现时间感,演员也可以把时间感通过表演传达给观众,而光也是表现时间感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人是在光下生活的,在某些情况下,光可以支配人的意识和行动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人们并不去专门研究生活中光线的来龙去脉,却会本能地具有感光的敏感性。生活中各种环境的光线都有可能对人们的心理与生理产生影响,所以在幻觉性布景中利用这一特点,创造合理的光源效果,显示时间变化,也是舞台美术中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
  
3。创造动态效果
自然生活中动态对象处处皆是,舞台上创造自然幻觉也必然会遇到风雨雷电、水火云雾、鸟飞鱼游、车船行驶……等等动态形象,这些都是创造空间感的一种表现手段。有了动态形象,空间会显得活跃起来,会充满生命的活力。这些形象的创造的其他手段,如音乐、音响效果、布景特技也可以通过视觉或听觉,表现某些动态形象或动态感或动的联想。但是灯光也是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段,它能在舞台空间内创造赋有生命力的幻觉世界。
 
总之,舞台灯光在幻觉性布景中所起的作用,好似自然生活中的阳光与空气一样的重要。它的功能得以发展,就在于它在幻觉性布景中,建立了种以生活真实为基础的时空观,并严格地按照写实原则与方法,去创造自然幻觉。它的照明价值,主要在于使舞台光介人到戏剧动作中,再现剧情中的环境气氛。
 
其实追求演出环境的真实,早在16世纪初的透视绘画布景中就出现了,它是在表现一种有真实感的空间效果,当时主要手段是用平面透视绘画方法,在舞台两侧布置由近到远的侧幕上空悬吊的檐幕以及后面的背景画幕组成一个完整却又虚假的真实感空间。这种表现方法延续了几个世纪。17世纪镜框式台口形成,使这种样式的透视景的视觉效果更加完善。为了追求通真效果,艺术家也逐渐将灯光的照明因素溶入。李道增著《西方戏剧·剧场史》上册第256页介绍“18世纪英国布景设计最著名的人物路德堡( Philippe Jacques deLoutherbourg,1740-182)不仅在透视画景方面有所发展,而且还改善了舞台灯光设备。利用背景的半透明效果,在其背后吊挂灯具,可以做出月亮升起,甚至火山喷发,山雨欲来的效果。他还可以在舞台上造出四季之区别,以及早、午、晚自然光度之不同。”由此可见,企图利用光帮助制造真实环境效果,并不是19世纪现实主义写实布景时才有,只不过进入19世纪后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19世纪末20世纪初,舞台灯光在创造自然幻觉方面的发展,远远超越前面历史时期的照明作用。并成为舞台美术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段。这是舞台灯光史中的一次跃进。在推进写实戏剧灯光发展中值得一提的人物,是美国戏剧家大卫·贝拉斯库( DavidBelasco,1854~931)。
 
大卫·贝拉斯库,是美国演剧史上第一位重要导演,是推进写实主义戏剧发展的一位革新人物,他主张在舞台上创造生活幻觉。他说:“当我处理一个正剧或生活喜剧时,我切工作的最高目标是接近自然,使气氛尽可能地真实……假使我要表现儿童餐厅的环境除非我让观众见到一组很真实的布景,不然的话,就无法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他们看见它、认识它、接受它。此外,假使演员表演适当,观众就会忘记他们是在看戏,而相信这里是真实的地点。”(威廉·温特《大卫·贝拉斯库的生活》,转引自吴光耀著《西方演剧史论稿》)
 
贝拉斯库对于舞台灯光非常重视,而且富于实验精神,他对写实戏剧如何运用舞台灯光创造自然幻觉,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创造性活动。在他执导的戏中为了表现某种自然气氛,常与灯光人员一夜又一夜地在一起实验。如在演出《金色西部姑娘》一剧时为了表现加利福尼亚内华达山脉落日的那种准确的细微色调变化,他实验了三个月之久。实验虽取得了很好效果,但是他并不满意,他说:“这的确是个很美妙的落日景象,但它还不像加利福尼亚的”因此而放弃已获得的效果,另觅其他途径来加以表现(吴光耀著《西方演剧史论稿》);在演出《彼得·格林归家》一剧时,为了要造成生与死的气氛对比,他实验了近半年时间,最后找到了方法,采取依次使用不同质的光,突出舞台上来往走动的人,收到很好效果(吴光耀著《西方演剧史论稿》);在演岀《蝴蝶夫人》剧时,他利用自然景观——从傍晚到黎明的细微变化,表现剧中主角乔乔桑熬夜等待平克尔顿归来的心情。其变化过程花了十二分钟之多,表现这漫长的痛苦难熬的一夜。贝拉斯库为了利用舞台灯光创造气氛,在表现手段上还做过一些改革,如取消脚光,使用聚光灯,并将聚光灯吊挂在镜框台口前沿(如现代剧场面光)替代脚光照明。此外还改进灯光色彩等。这些技术的改革,也表明贝拉斯库在舞台灯光实验中的科学精神。
 
贝拉斯库如此重视舞台灯光,主要是受他艺术观念的支配。他说:“我主张,用完整和诚实来实现这个目标;用生活的自然特征来环绕戏剧中人物的模拟生活;像音乐承受一首歌的歌词那样,寻求用光和色来对台词对话作相同的体现,这才是真正的艺术,真正的戏剧艺术。”(贝拉斯库著《穿过舞台门的院》,转引自杜定宇编《西方名导演论导演与表演》)。由此可见,他不仅把舞台灯光作为导演整体构思的一个重要部分来考虑,更重要的是舞台灯光这一表现手段,已成为他对写实主义戏剧创造真实生活气氛的一种追求。图片文字识别:
求。正因如此,他对舞台灯光在戏剧中的作用给予极高评价。他认为:“舞台灯光之对于戏剧犹如同音乐之对于一首抒情歌曲,在进入一出戏的演出要素中,再也没有什么会比灯光那样能更有效地传达其情绪和情感了。它们就像血液对于生命那样,对于每一部戏剧艺术作品都是必不可少的。”(贝拉斯库著《穿过舞台门的剧院》,转引自杜定宇编《西方名导演论导演与表演》第61页)。贝拉斯库这番话是他亲身实践中的深切感受。作为一名导演如此重视与评价舞台灯光艺术照明价值,在此之前的舞台灯光史中还是第一位。特别在当时的灯光设备水平远远不能与现在相比的情况下,能创造出许多惊人的灯光效果,实是难能可贵。美国戏剧评论家蒙特罗斯·摩西斯给他一个称号“配电盘心理学家”,以此暗示他的特殊贡献。尽管贝拉斯库由于受写实主义艺术观的支配,对舞台美术外部形象的创造,沉醉于对自然界照相式效果的追求,而逐渐走向自然主义极端。但是他在推进舞台灯光发方面还是有重要贡献的。
 
舞台灯光在创造自然幻觉方面的新功能,固然是取决于写实戏剧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但是它的艺术表现力又取决于当时所提供的技术手段。1792年英国威廉·麦道克( William murdoch)发明了瓦斯气灯(简称“瓦斯灯”亦称“煤气灯”)。瓦斯灯真正进入剧场使用,约在19世纪20年代左右。瓦斯灯用于舞台照明也是舞台灯光发展的一次重要革新,当时欧洲各大剧院纷纷装置瓦斯灯,作为最时髦的先进设备。1817~1827年10年间在伦敦剧场全部采用瓦斯灯,并逐渐扩大到全国。
 
瓦斯灯作为舞台光源要比用蜡烛、油灯照明好处更多,它发出的光要比蜡烛、油灯亮得多。蜡烛、油灯在演出中间需要修剪灯芯(见图1.1-1),所产生的烟雾迷漫剧场空间,而瓦斯灯可以避免此弊端。瓦斯灯的灯罩(图1.1-9)可以用彩色玻璃制成,从而取得色彩光线;瓦斯灯具的安放比蜡烛、油灯容易,从而使舞台灯位的建立逐渐形成系统(图1.1-10)。19世纪40年代由于管道煤气的发展,瓦斯灯在舞台照明控制方面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将管道阀门集中在一起(见图4.1-12、图4.1-13)分别控制各管道气体流量,以此调剂光亮度。虽然瓦斯灯比油灯、蜡烛用于舞台照明的优越性更多,但从艺术照明严格意义上评价,它仍属散光照明。
 
瓦斯灯运用于舞台照明,也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诸如:由于瓦斯灯发出的光太强,光色偏冷,容易造成人物与景物形象不自然。有些光源暴露在外,对观众很剌眼,甚至感到头晕,看不到演员表演等情况。巴黎法兰西喜剧院于1843年才装上瓦斯灯,但那里的女演员认为瓦斯灯的光线太强太硬不够柔和,因此舞台前沿的脚光还沿用油灯。更有甚者,最初受时代潮流的推涌而将剧场全部采用瓦斯灯,甚至主张观众厅中央枝形的蜡烛大吊灯也取消,代之以瓦斯灯照明。然而经过实践发现瓦斯灯的某些照明弊端而又复辟为全部使用蜡烛。在19世纪末,写实主义戏剧占主要地位,因此照明也以是否真实来衡量光源的品质,一旦瓦斯灯处理不好,出现非真实效果,则一切都归罪于光源。
 
瓦斯灯作为舞台光源虽在19世纪初欧洲剧场盛行一段时期,但是由于剧场运用瓦斯灯的数量与散发的热量远比蜡烛、油灯大得多,因此也给剧场带来致命灾难—在瓦斯灯使用初期产生的火灾,要比没有使用瓦斯灯时期增加2倍。在1801~1877年间美、英、法等国用瓦斯灯引起的火灾总共有385件。19世纪80年代,巴黎歌剧喜剧院由于使用瓦斯灯导致一场大火,400人丧生。由此也促使巴黎各剧场下决心改用电气照明。
 
几乎与瓦斯灯同一时期出现的两种用于舞台灯光的光源——灰光灯与碳弧灯。灰光灯是19世纪初由德鲁蒙德( Thomas Drummand)于1816年发明的。他把一块压实的生石灰以氧和乙炔火焰加热到白炽程度,发出强光(图1.1-11)。再在光源前加一块透镜,汇集光线,产生明亮的光柱,用来制造太阳光和月光效果。在当时技术还未被开发的时代,这种特殊效果的表现还是不常见的。但是这种照明设备在当时过于昂贵,加之每盏灯都要有专人操作,使氧和乙炔的喷嘴对准石灰棒,因而在推广使用上受到一定局限。
 
碳弧灯于1808年由英国化学家戴维爵士( Sir Humphrey Davy)在伦敦发明。它是由两根带有正负电极的碳棒接近到一定距离时产生白炽的电弧(图1.1-12)发出非常硬的强光。当时由于缺乏电力供应及原料的短缺,到1840年以后才在剧场使用。1846年在巴黎歌剧院利用碳弧光源制造太阳效果—将碳棒装在凹面镜焦点处,发出平行光线通过特制的光芒器所产生的众多光束投在布幕的背后便产生夺目的光芒。1860年将光源装在有透镜的灯箱内制成早期的聚光灯(图1.1-13)替代了灰光灯。碳弧灯的启动和电弧的维持,动作都比较复杂。在自动控制系统尚不完备的年代,碳棒需要有专人调节。另外碳棒接触时会发岀噪声,在燃点过程中光还会产生闪烁。加之供电条件的限制,它仅能在戏剧演出中作为特殊效果使用。正由于这类光源具有很强的光特性,和聚光灯具汇集的强光束能力,对写实戏剧制造阳光和月光效果都非常显著。尽管使用这类灯具价格昂贵,管理麻烦,但为了取得“点睛”作用,扔愿意作为特技效果和追光使用。
 
瓦斯灯、灰光灯、碳弧灯作为舞台照明新光源的运用不到一个世纪就被1879年爱迪生( Thomos Edison)发明的白炽灯所替代。白炽灯问世不久就被引进剧场,欧洲各大剧院竞相采用。18年在奥地利举办的电气博览会中,布置了一个剧场,在这剧场舞台上装置了套白炽灯的舞台灯具(图11-17)。而且通过机械操作,可以改变色彩。图11-18是装
置在舞台两侧的“侧光”灯具。在光源的外围有一个可变换二种色彩的圆筒,由绳索将一行若干盏灯的圆筒同时提升;图1.1-18b是吊在上空的顶灯,每盏灯都有一个变色圆筒由绳索将一行灯同时水平转动变换色彩。图1.1-18c是放在地面的脚光,也像顶灯一样的变色方式。图1.1-18b是多光源泛光灯,投大面积绘画性布景。此外,还有聚光灯以及剧场观众厅明亮而又柔和的场灯。这些灯还能通过调光器控制光的明暗变化。这次博览会的灯光展示对采用白炽灯的舞台灯光照明系统的形成与发展起了很重要作用。白炽灯运用于舞台照明,标志着新时代的开始,也标明灯光在戏剧中的作用起了革命性的变化。19世纪末白炽灯已是舞台灯光中最先进的光源,它与前期的瓦斯灯、灰光灯、弧光灯等光源相比,又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无论在光强、显色、安装、调光等方面,为舞台灯光的艺术照明提
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毫不夸大地说,白炽灯进入剧场比镜框舞台的发展更有意义,它不仅在当时促进幻觉性布景走向新的高峰。而且对以后的艺术照明发展也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通过光可以改变观众视觉效果,对创造戏剧的自由空间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戏剧中的映画化的实现提供了基本条件。随着照明科技的发展,编剧导演、舞台美术家们不断开拓新的构思。

技术支持: 九云智能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